2025 年 9 月 18 日下午,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员工刘李天代表公司参加省住建厅“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两高四着力’”主题演讲比赛,以《缘疆·援疆·圆疆》为题,从来自27家参赛单位的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三等奖。台上5分钟,浓缩的是他 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住建局挂职将近400天的真实经历。
缘疆:一纸调令,一场奔赴
2024 年春天,刘李天作为省住建厅选派的第四批援疆干部,只身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住建局挂职。
“到哈密第一天,风沙打脸,也撕开了真相:规范厚重,却没人能看懂。”
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带来的不能只是身份,更得是可以留下的“工具”。

援疆工作现场
援疆:三把钥匙,开三把锁
在新疆,刘李天同志把工作浓缩成“三把钥匙”。
把河南省院成熟的消防设计、审查要点,整理成易读的本地化手册,现场讲解,化繁为简,验收周期从 14 天压到 2 天。
“标准不再是遥远的说教,而是每天能用的工具。”
将“河南工法”拆成 3 张活页:
①装配式节点手册
②绿色建筑要点
③消防验收流程图
能复印、能扫码、能带走。
教师周转房突击封顶,他在工地与工人、技术员同吃同住,现场带教,最终按期交付,更重要的,是下一栋楼房建设时,当地技术员已能独立复现整套流程。
把省院审图流程、常见病清单做成“刘工标准”张贴版,配套 6 期制度化培训。
质量控制从“靠人”变“靠制”,新星市住建局将其列为常规工具,沿用至今。
淬火:零下 20 ℃ 的精神回火
巴里坤的冬天,寒风割脸。
刘李天把每次下工地称作“淬火”——技术之外,是红色基因在戈壁成钢。
“历史上,新疆同胞在危难时刻‘人人有责’;今天,我要让‘人人有招’。”
历史的精神在今天的新疆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

抗战时期新疆各组人民捐献“新疆号”飞机、捐粮捐物以支援前线
圆疆:一声号角,一场比赛,一次回声
2025 年 5 月,刘李天把最后一摞蓝图递到哈密住建局,返郑,随后,河南省院召开“致敬奉献者、建功新时代”表彰大会——红幕启处,“新疆项目突击队”旗帜同时落地,专啃急难险重;掌声雷动,为他,也为河南省院援疆的四批并肩者。

表彰大会刘李天工作述职现场

表彰大会合影
9 月 18 日,刘李天带着5分钟的故事登台,没有宏大口号,只有三把钥匙和一炉淬火。
至此,河南省院四批设计师、三年接力,把“河南标准”完整写进哈密的施工蓝图,也让“两高四着力”在戈壁深处落地生根。
结语
风沙会停,但钥匙已留在边疆;
淬火会冷,但钢已炼成。
让天山的雪、牧民的笑脸,化作中原更加出彩的磅礴力量——
这是住建人的答案,也是河南设计师的誓言。
演讲比赛颁奖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