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公司简介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资质概况 单位荣誉 质量管理 对外合作 学术团体 企业文化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中标信息

建筑工程 岩土勘察 市政工程 景观规划 其他

省勘察设计大师 专业总师 专家团队

招聘信息 人才政策 人才培养 招聘流程

联系方式

HNAD 技术专栏│医疗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概述

2025年04月24日

深入HNAD技术专栏,探寻勘察设计无限可能。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医疗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概述”,稿件由河南省院第七设计分院温智理整理供稿,在此特别感谢。

医疗建筑功能复杂,专业性强。由于用水器具及设备众多、用水点分散,不同科室用水水压、水质要求不同,各科室排水性质也各不相同,不同功能用房对给排水管道系统设置也有着各自特殊的要求,为此医疗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及设计要点,本文对此做简要的概述。

 

医疗建筑给排水设计原则


HNAD作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新区医院》


医疗建筑卫生设备多、耗水量大,一旦给排水管道系统出现故障,都会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造成医疗事故。为此,医疗建筑给排水设计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安全卫生

供排水系统安全,保障不间断供排水需求供水水质防污染,污废水无害化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收集及处理清洁区、污染区间的交叉感染防护。

2.节能环保

用水定额合理选取是医院节能设计的第一步节能更多的要在方案选取上下功夫,结合医疗功能,细化给排水系统设计环保重在有毒有害废水(气)的无害化处理。

3.经济合理

目标需求是方案经济合理的基础,不了解科室使用需求的经济合理是纸面上的空谈经济合理体现在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管理上在设备方案选取,节能措施运用上下功夫。

4.可持续性

机房要有设备添置、工艺调整的余地设备房、管井等应便于日常检修与更换设备、管道及卫生器具等优选品质优良、节能效果显著、耐腐蚀、易清洁的产品。

管道敷设要求

医疗建筑设计不仅功能需求特殊,在管道敷设上也有着自身的一些特殊要求。

1)管道敷设时不穿重要区域: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强电和弱电机房、信息机房、病案室;给水、排水管道不应从洁净室、药库、重要医疗设备用房等的室内架空通过;排水管道不得穿越无菌室等有严格洁净要求的房间。

2)管道敷设应防止交叉感染:给水管不宜穿越有严格洁净要求的房间,必须通过时应采取管道外加套管等防漏措施;传染病区污水、废水、冷凝水单独收集,不与非传染病区共用排水管道;发热门(急)诊、传染病区排水系统通气管不与其他区域管道连接;不同功能房间排水不共用存水弯。

 

给水设计要点



HNAD作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本部院区)》


医疗建筑用水点众多、点位分散,各科室用水水质、水压也各不相同,同时还多有分科室单独计量的需求,这些因素均使得医疗建筑给水系统复杂、设计繁琐,医疗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一般应重视以下几点。

系统供水形式

医疗建筑常用给水系统形式有市政直供、变频加压供水、高位水箱重力供水、管网叠压供水、联合供水等。

市政水压供水范围内的楼层一般均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高位水箱因其供水水压稳定、且在电力中断时能短时保证供水需求,在医疗建筑中有一定的使用需求;变频供水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基本可实现水压稳定、流量全程可调的供水需求,在医院超出市政水压供水范围的楼层被经常采用;叠压供水因其可利用部分市政管网的余压,节能效果良好,在规模较小、用水安全要求不高的医疗场所可小范围应用,但用水量大、用水安全要求高的场所,虽然节能效果良好,考虑供水安全仍不建议采用此种供水方式。

各供水形式均有其使用范围和需求,设计中应结合市政水源情况合理选择给水系统形式,当一种供水形式不能有效满足供水需求时,应考虑多种供水形式互补使用的联合供水形式,以实现灵活、安全供水需求。

防水质污染

医疗建筑病患众多、用水人员复杂,尤其病患本身就身体机能下降,为此更要重视医疗建筑的水质污染防护,避免造成事故。水质防污染一般应做到:

1)设有自备水井的医院,其供水管道严禁与城镇给水管道直接连接,可接至生活水箱后加压供水;

2)传染病医院的给水系统:当市政给水直接供水时,应在引入管处设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当加压供水时,蓄水箱应为断流水箱;

3)给水管与卫生器具及设备的连接应有空气隔断或倒流防止器,不应直接相连;

4)向热水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密闭容器注水的进水管上设倒流防止器或止回阀;

5)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给水管道应采取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防止回流污染的装置,且防污染装置应设在辅助工作区;三级及三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还应在防护区外设置有空气间隙的水箱;

6)病理、动物实验室、医疗器械清洗间、尸体解剖间给水引入管上应设倒流防止器;

7)生活、医疗垃圾处理间冲洗给水栓前应设倒流防止器;

8)冷却塔集水池补水管出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2.5倍时,在其补水管上设真空破坏器;

9)生活饮用水箱应设消毒装置,箱体材料采用不锈钢,水箱上方不设有水及其他污染源的房间;

10)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小便器(槽)应采用专用冲洗阀连接;

11)非饮用水管道上安装水嘴及取水短管时,应采取防止误饮误用措施。

干管布置方式

给水干管布置形式一般有横向布置竖向布置两种形式。

横向布置:楼层设横干管,根据用水点的布置位置,灵活地从楼层横管引给水支管接用水点。建筑平面功能复杂、楼层平面功能变化多样,各楼层用水点众多,上下层用水点位置不对应,且分散时,多采用横向布置。

竖向布置:结合用水点布置,相对集中设置给水立管,并就近设给水支管连接用水点。建筑平面功能、布局简单,每层用水点位置相对固定,且用水范围也较为集中时,多采用竖向布置形式。



医疗建筑功能复杂,各层(科室)平面功能不一、建筑平面变化多样;各楼层用水点众多,上下层用水点位置不对应,且较为分散。竖向布置时,立管多且转弯多,增大管道施工及维修难度,系统漏损率也会相应高;若医院要求分级计量,只能对末端用水点设置计量水表,无法实现按用途和管理单元设置水表。横向布置时,每层给水横干管供各层的用水点用水,各层可灵活连接,避免立管转换,利于计量;便于后期维护管理及医院科室调整引起的用水点位调整。综上,医疗建筑给水干管布置不建议采用竖向布置,而多采用横向布置。

非手动开关设置场所及要求

为避免交叉感染、传播病菌,医疗建筑下列场所的用水点应采用非手动开关,并应采取防止污水外溅的措施:

1)公共卫生间及平急两用空间的洗手盆、小便斗、大便器;

2)护士站、治疗室、中心(消毒)供应室、监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

3)产房、手术刷手池、无菌室、血液病房、烧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

4)诊室、检验科、配方室等房间的洗手盆;

5)洁净室等其他有无菌要求或防止院内感染场所的卫生器具。

医疗建筑采用非手动开关的用水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宜采用感应自动水龙头,小便器宜采用自动冲洗阀,蹲式大便器宜采用脚踏式自闭冲洗阀或感应冲洗阀;

2)护士站、治疗室、洁净室、消毒供应中心和监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应采用感应自动、膝动或肘动开关水龙头;

3)产房、手术部刷手池、洁净无菌室、血液病房和烧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应采用感应自动水龙头;

4)其他有无菌要求或防止院内感染场所的卫生器具,应按上述前3款要求选择水龙头或冲洗阀;

5)传染病医院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应采用感应自动水嘴,小便斗应采用自动冲洗阀,坐便器应采用感应冲洗阀,蹲式大便器宜采用脚踏式自闭冲洗阀或感应冲洗阀;

6)医生用洗涤龙头应采用自动、脚动或膝动开关,采用肘动开关时,其手柄长度不应小于160mm。



其他要求

在满足总体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些科室在设计时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要求,设计中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以满足其独特的用水需求。

1)手术室刷手池给水系统应有两路进口,由处于连正压状态下的管道系统供给;

2)发热门诊的清洁区与污染区生活给水应分开设置,且检修阀门宜设在工作人员的清洁区内;

3)放射科洗片池的漂洗池,应持续从池底进水、池面溢水;

4)实验室出入口应设洗眼装置;标本接收处理用房、危险化学试剂附近,应设紧急洗眼处;

5)接至负压隔离病房区域的生活给水干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

6)精神专科医院的淋浴喷头的安装,应与墙或吊顶平齐。


热水设计要点



HNAD作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区项目(经开区院区)》


医疗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可采用分散生活热水系统集中生活热水系统

分散生活热水系统根据用水点情况就近设置热水制备设备供给,使用灵活方便。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将全部或大部分热水用水点的热水集中制备,通过设置供回水管网集中供应,热水用水量大时便于集中控制、节能效果良好。

从热源选择到热水附件设置,都应引起设计师的重视,否则热水系统势必出现系统循环不畅、水温或水压不平衡等用水问题。

热源选择

医院生活热水系统热源优先采用余热、太阳能等,不应采用市政供电直接加热作为生活热水系统的主热源(按60℃计的生活热水最高日总用水量不大于5m³除外)。生活热水系统常用热源形式有:

1.市政热源

市政热力管网完备时,以市政蒸汽或高温热水作为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源,是最佳方案。市政热力热媒稳定可靠,品质上有保障。缺点是只在冬季才有市政热力。

2.锅炉、直燃机

由锅炉产生的蒸汽或高温热水,既可以作中央空调、供暖系统的热源,也可作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源,稳定可靠且不受季节限制,是不错的热源方案。

3.太阳能

作为环保节能的能源,设计时应优先采用太阳能。受自然条件、屋面布局等的影响,纯太阳能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可作为辅助热源,与其它热源结合使用。

4.空气源热泵

能效比高的空气源热泵是建筑节能的良好选择。与太阳能一样,有在恶劣天气下效率低的缺点,可作为辅助热源,与其它热源结合使用。

5.地源热泵

供回水条件良好时,地源热泵常作为暖通空调热源使用,也可作为生活热水系统热源。地源热泵较为稳定可靠,但温度不高,各地应用情况不均衡。

各种热源形式均有其适宜的使用范围,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实际综合考虑。需要注意,除有其他用蒸汽要求外,不应采用燃气或燃油锅炉制备蒸汽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源或辅助热源;同时,热源采用太阳能或热泵时,宜采用可自动控制的其他辅助能源。

供回水管网形式

为确保用水点及时出流温度、压力满足使用需求的热水,热水系统一般设置回水管网用以对降温后的管网水进行循环加热,其供回水管网布置一般有同程和异程两种。

供回水管网异程布置:易造成供回水水流短路,上部楼层难以循环,出热水所需时间较长,除个别用水点不多,干管管长相差不大,易于通过阀门控制各循环管路水头损失的情况外,一般不建议采用。

供回水管网同程布置:各层热水干管管长、不变径情况下,通过调整回水管阀门开启度,易保证各层横管内的水循环,在热水系统中经常采用。

有时医疗建筑热水系统的供水管网较大,仅仅保证供回水管网同程布置也不能起到良好的循环效果,经常在回水管道上设置流量平衡阀、温度控制阀,通过调节流量平衡阀流量或温度控制阀启闭温度实现供回水管道内水的循环流动。

常见供回水管网形式示意如下:



分区减压及循环

适当的供水压力能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用水体验,同时也能降低管网及附件的承压,避免不必要的水量浪费,减少日常检修及维护成本。为减少热水制换热设备数量,保证用水点出水压力稳定,热水系统通常采用在供水管网上设置减压阀组的方式来对楼层水压进行控制。设计经常采用的减压阀组及循环泵组设置方案有以下几种:

1)减压阀串联:下部超压给水区供水经过一级或多级减压阀组,安全性不高,循环泵能耗大,不节能,一般不采用;

2)支管减压:下部超压给水区采用支管减压,虽然有较好的减压效果且便于冷热水水压平衡,但减压阀数量多、维修率高,检修调节不变,也难照顾美观,在下部用水点数量少、用水量少时可以采用;

3)分区减压阀减压:能较好的解决分区超压问题,通过在回水管上设置减压阀组理论上能保证回水泵组前各回水管的水压基本相同,但实际不易实现,且循环泵能耗较大,在系统规模不大时可考虑采用;

4)设分区回水泵的分区减压阀减压:各分区单设循环泵,各分区回水时段上的不一致性,能保证系统循环效果,此方式运用较多。

常见分区减压及循环形式示意如下:



阀门附件设置

1.止回阀

水加热器、热水罐的冷水进水管,机械循环热水系统回水管,冷热水混水器、恒温混合阀的冷、热水供水管上均应设止回阀

2.膨胀罐

膨胀罐宜安装在回水管上,不宜设在供水管上;膨胀罐与回水管间连接管上不得装阀门

3.放气阀

配水干管和立管最高点应设放气阀,横干管上凸处顶端应设放气阀,放气阀建议采用自动放气阀

4.疏水器

热媒为高温蒸汽时,汽-水换热设备热媒出口装疏水器;疏水器不宜设旁通;疏水器排出的冷凝水宜回收

5.分集水器

为合理配水,保证循环效果,热水供给多栋单体或多科室时,建议设分集水器;分、集水器应成套设置

6.平衡阀

热水系统与冷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应平衡,当冷、热水供水压力差超过0.02MPa时,宜设平衡阀


排水设计要点



HNAD作品《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区医院》


因医疗建筑有门诊、病房、检验、病理、核医学、后勤供应等众多科室,各科室用水需求不同,同样其排水水质也差别很巨大,有普通门诊、病房的医患生活排水,也有病理、检验科室的酸碱试剂排水,核医学科室的含辐射性物质排水,后勤供应科室高温灭菌柜的高温蒸汽凝结水等,排水设计应注意以下要点。

系统独立设置的场所

因各科室排水性质不同,这些不同性质的排水混合收集往往会造成院区污水处理站运行困难,有时甚至能造成病毒在不同医疗用房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如下场所的排水一般应独立设置:

1)放射性废水应单独收集处理,处理设施设置满足维护管理需求;放射性废水宜设衰变池,衰变池应设计停留时间不小于10个半衰期;



2)感染疾病门、急诊和病房的污水应单独收集处理;发热门、急诊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排水管应单独排出;

3)传染病医院空调冷凝水应分区集中收集,并应随各区污废水排放集中处理,避免直接排放至房间地漏或室外散水等裸露地面;发热门诊空调冷凝水应接入污水管道;

4)分析化验采用的含重金属的化学试剂应单独收集,集中处理;采用有强酸碱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宜单独收集,并应综合处理后排入院区污水管道或回收利用;



5)锅炉排污水、中心(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凝结水、中医医院煎药室排水等温度超过40℃高温排水,应单独收集并设置降温池或降温井;

6)呼吸道病门诊室外排水管网应单独设置,预消毒处理后,排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7)太平间和解剖室应在室内采用独立的排水系统,且主通气管应伸到屋顶无不良处;

8)负压吸引泵站的废液应集中收集并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9)牙科废水宜单独收集,采用局部沉淀的方式处理;

10)为防止污染,医疗设备、设施的排水管道应间接排水。

通气管道的设置

通气管道的设置是保证排水系统内空气流通、压力稳定,防止水封破坏的重要措施,医疗建筑通气管道设置不同于普通民用建筑,有如下设置注意事项:

1)呼吸道门(急)诊排水系统的排水管、通气管不宜与其他区域的管道连接,且通气管中废气宜集中收集处理,并应设高效过滤器或其他消毒措施;

2)传染病医院的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各区域排水通气系统严格独立设置,不与其他区域共用通气系统;污染区不同类型传染病病区的通气管系统应严格分开设置,污染区内负压隔离病房区排水通气系统独立设置;

3)手术部排水立管单独设置通气管;

4)建筑高度超过2层的暗卫生间或建筑高度超过10层时,卫生间的排水系统可采用专用通气立管系统;

5)公共卫生间排水横管超过10m或大便器超过3个时宜采用环行通气管;

6)生间器具排水支管长度不宜超过1.50m。

地漏及存水弯

地漏的设置:为防止地漏因水封干枯使排水系统内的臭味溢到房间内,影响室内环境,地漏应尽量少设。医院地漏的设置部位、地漏形式及其水封保护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污洗间、浴室和空调机房等经常有水流的房间应设置地漏;

2)护士室、治疗室、诊室、检验科、医生办公室等地面不易产生水流的房间不宜设地漏;

3)准备间、卫生间有可能形成水流的房间宜设置地漏;

4)洁净手术室内不应设置地漏;手术部刷手间可设地漏,应采用可开启式密封地漏;

5)静配中心清洁区及洁净区不得设置地漏;

6)地漏应采用带过滤网的无水封直通型地漏加存水弯,地漏的通水能力应满足地面排水的要求;

7)在设有洗手盆进场有排水场所的地漏应采用水封补水措施,且宜首先采用洗手盆排水给地漏水封补水的措施;

8)对于空调机房等季节性地面排水,以及需要排放冲洗地面、冲洗废水的医疗用房(如急诊抢救室)等,应采用可开启式密封地漏。

存水弯设置

1)门诊、病房、化验室、实验室等处不在同一房间内的卫生器具不可共用存水弯;

2)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且不得大于100mm。

排水管道

排水管道是收集、输送污废水的通道,不同性质的排水应采用不同材质的排水管道,不同流量的排水应采用不同的排水管径,排水管道管材、管径选用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1)排放含有放射性污水的管道应采用机制含铅的铸铁管道,水平横管应敷设在垫层内或专用防辐射吊顶内,立管应安装在壁厚不小于150mm的混凝土管道井内;管道也可用铅皮保护防辐射;

2)洗胃室、血液透析室、医学检验、科研等排水应采用耐酸碱管材;

3)锅炉排污水、中心(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凝结水、开水间、厨房(高温水)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

4)中心(消毒)供应室、中药加工室、外科、口腔科等场所的排水管道的管径,应大于计算管径1~2级,且不得小于100mm,支管径不得小于75mm;

5)污洗间的污物洗涤池和污水盆的排水管管径不得小于75mm;

6)排水立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取值不宜大于GB50015规定值的70%


消防设计要点



HNAD作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


医疗建筑功能复杂,作为人员密集场所,院内配备有各种仪器设备、危险化学品以及酒精、棉被等可燃物,同时病患多为身体状况不佳,行动不便的人群,一旦火灾往往造成较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为使消防系统设计做到安全、经济、合理,医疗建筑设计一般应重视以下几点。

医疗建筑火灾延续时间的选取

在进行医疗建筑火灾延续时间选取时,部分设计师不结合医疗建筑工程实际,认为医院建筑中有门诊、医技、检验等不同科室,将医疗建筑简单的归为综合楼按3.0h计取,这样做固然不算错误,但火灾延续时间的加大必然引起消防水池面积增加,造成浪费。而也有部分设计师不考虑医疗建筑中所设置的非医疗功能用房(如商业、对外营业餐厅等),仍以综合医院按2.0h计取,造成消防贮水量不足。火灾时间取2.0h或3.0h的基本依据是医疗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一定要区分清楚所设计工程中是否有非医疗功能,结合实际选取,不可一刀切。

消火栓及软管卷盘的设置

因为医疗建筑中存在洁净、污染、半污染的分区设置,为保证洁净区域的洁净环境,同时医疗建筑人员复杂,也为了即使发现并扑灭火灾,医疗建筑消火栓及软管卷盘的设置一般有以下注意要点:

1)洁净手术部需设置消火栓系统时,洁净手术室不应设置室内消火栓,但设置在手术室外的消火栓应能保证2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手术室内的任何部位;

2)洁净手术部的消火栓宜设置在清洁区域的楼梯口附近或走廊;必须设置在洁净区域时,应采用便于清洁、消毒的消火栓箱,消火栓箱嵌墙安装并应做好箱体四周及被面的密封,接消火栓管道暗装等以满足洁净区域的卫生要求的措施;

3)中心供应的无菌区应尽量不布置室内消火栓;

4)精神专科医院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设施应设置于便于医护人员监管的区域,当所在位置不便于医护人员监管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消火栓管道应隐蔽暗装;

5)洁净手术部不需设置室内消火栓时,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等灭火设施;

6)避难间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

7)护士站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

淋喷系统的设置

医疗建筑有变配电间、信息机房等电气用房,有病案、档案等重要资料存储用房,也有洁净手术室及重要医技用房,这些用房共同支撑着整个医疗建筑的医疗卫生活动的开展,其喷淋系统设置有如下要点。

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

1)变配电室、网络机房(网络中心、信息中心),病案室、档案室,重要设备用房(DR、CT、MRI、DSA、PET-CT、SPECT-CT、直线加速器、数字肠胃机、钼靶等),血液病房、手术室和有创检查的设备机房不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2)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防控区的自动灭火系统不应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他区域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DSA、导管室等介入治疗室不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4)待产室、麻醉间、无菌物品储藏间、中西医药房可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喷头动作温度的选取:

1)厨房操作间、中心供应室的蒸汽消毒间可按93℃

2)锅炉房、换热机房、热水机房内可按79℃

3)非上述部位一般按68℃

快速响应洒水喷头的设置场所: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及治疗区域;

2)中庭环廊应采用快速反应喷头;

3)超出水泵结合器供水高度的楼层。

气体系统的设置

气体灭火系统可用于不适合用水场所的火灾扑救,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有:

 


灭火器的设置

灭火器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应根据住院床位、所处医疗单元分别选取,同时应注意如下两点:

1)洁净手术部应配置气体灭火器;

2)MRI室内应配置无磁性洁净气体灭火器,不得使用普通的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箱式物流通道的防火封堵

箱式物流输送设备安装须考虑消防要求,采用防火措施。垂直输送分拣设备可以穿过楼层安装,并配备自动隔离门。水平输送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可配置防火卷帘或水幕喷淋用于分割防火分区。

 

尾声

以上为在医疗专项给排水设计时的一些归纳总结,希望给设计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